牛犢
基本解釋
[釋義]
(名)小牛。也叫牛犢子。
[構成]
偏正式:牛(犢
英文翻譯
1.calf
詳細解釋
◎ 牛犢,牛犢兒,牛犢子 niúdú,niúdúr,niúdúzi
[bobby calf;bobby] 小牛,乳牛
小牛。又稱牛犢子。《漢書·郊祀志上》:“冬塞禱祠,其牲用牛犢各一,牢具圭幣各異。” 唐 章孝標 《長安秋夜》詩:“牛犢乘春放,兒孫候暖耕。”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攻稻》:“牛犢馬駒,惟人所使。” 柯靈 《香雪海·聽蓋叫天談藝》:“初生牛犢不怕虎,長了犄角不怕狼。”《花城》1980年第6期:“她呢,像頭稚氣的牛犢子,竟認認真真地教育起老頭子來。”
成語(Idiom):牛犢
發音(Pronunciation):niú d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年幼的牛,比喻年輕有為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牛犢一詞由兩個詞組成:牛和犢。牛是指成年的牛,而犢則是指年幼的牛。牛犢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年輕有為的人,通常用來形容年輕人具有出色的才華和潛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牛犢一詞常用于褒義,可以用來贊美年輕人的才華和潛力。可以用在描述年輕職場新秀、學生領袖等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劉琨傳》中有一則故事,說劉琨年輕時,曾到牧場看牛。有人問他:“你看到了什么?”劉琨回答:“我看到一頭小牛,它將來一定會成為一頭強大的牛。”這個故事形成了“牛犢”一詞的成語意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兩個詞組成,沒有固定的成語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年輕的畫家真是個牛犢,他的作品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2. 盡管他年紀輕輕,但他的才華和能力讓人驚嘆,真是個牛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牛犢成長為成年牛的過程,來記憶牛犢一詞的含義。也可以通過牛犢的形象來想象年輕有為的人的活力和潛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牛相關的成語,如“一鳴驚人”、“九牛一毛”等,以豐富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我們班的牛犢,數學學得特別好。
2. 初中生:那個學生雖然年紀小,但他的才華真是個牛犢。
3. 高中生:這位同學在科學競賽中獲得了一等獎,真是個牛犢。
4. 大學生:他的創新項目得到了國際認可,他是真正的牛犢。
5. 成年人:這個年輕的企業家在行業內聲名遠揚,是個牛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