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下喬木入幽谷
發音(Pronunciation):xià qiáo mù rù yōu g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把高大的喬木移植到幽深的山谷中,比喻將高才德的人安置到適合他發展的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比喻將有才德的人放在適合他們發展的環境中,讓他們得到更好的發展。喬木代表高大的人才,幽谷代表適合發展的環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將有才德的人安置在適合他們發展的崗位或環境中,讓他們充分發揮才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宣公十二年》記載,魯國有一位名叫季札的人,他雖然才能出眾,但因為魯國政治腐敗,他無法發揮自己的才能。后來,季札被推薦到了陳國,陳國正好需要他的才干,于是他在陳國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這個故事成為了“下喬木入幽谷”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漢字的固定順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有很高才能的人,應該下喬木入幽谷,才能更好地發展。
2. 這個公司把年輕有才華的員工下喬木入幽谷,給予了很多發展的機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一棵高大的喬木被移植到了一個幽深的山谷中,這樣的場景會比較深刻,有助于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高山流水”、“鶴立雞群”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把我和我的好朋友都下喬木入幽谷,讓我們一起參加了足球隊。
2. 初中生:我們的班主任很了解我們的特長,把我們每個人都下喬木入幽谷,讓我們在各個方面都有機會發展。
3. 高中生:我的老師把我推薦到了一個很好的研究機構,我感覺自己被下喬木入幽谷了,有很多機會學習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