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授職惟賢
發音(Pronunciation):shòu zhí wéi x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任命官員時應該以賢能為標準,而不是考慮其他因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授職,指授予官職;惟,指只有;賢,指有才能和德行。這個成語強調了在任命官員時,應該以賢能為唯一標準,而不是考慮其他因素,如個人關系、背景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批評或諷刺那些任命官員時不以能力為重的行為。也可以用來強調在任何情況下,選拔人才都應該以能力和品德為基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春秋時期,晉國的公爵要任命一位官員,他詢問大臣們對候選人的意見。其中一位大臣說:“授職應該惟賢,不應該考慮其他因素。”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任命官員時,應該以賢能為主要標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狀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領導應該授職惟賢,不應該因為個人關系而任命不合適的人。
2. 在選拔人才時,我們要授職惟賢,不應該被其他因素所干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授職惟賢”拆分為“授職”和“惟賢”,并與其含義進行聯想。可以想象一個領導在授予職位時,只選擇了賢能的人,而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擾。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選拔人才相關的成語,如“任賢使能”、“以德服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應該授職惟賢,不應該因為長相而喜歡某個同學。
2. 初中生:學校領導應該授職惟賢,不應該因為家庭背景而提拔學生。
3. 高中生:在選拔學生會干部時,我們要授職惟賢,不應該被人際關系所左右。
4. 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公司應該授職惟賢,不應該只看學歷背景。
5. 成年人:在選拔領導干部時,政府應該授職惟賢,不應該因為政治因素而任命不合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