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庭都護府
基本解釋
唐代設于天山北路的軍政機構。公元702年,武則天為加強對西北邊疆控制而設立,治所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北)。轄天山以北包括阿爾泰山和巴爾喀什湖以西直至咸海(一說今里海)的廣大地區。安史之亂后先后為回紇、吐蕃攻占。
成語(Idiom):北庭都護府
發音(Pronunciation):běi tíng dū hù f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的是在北方邊疆地區擔任守衛職責的軍事機構或官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北庭,即指中國古代的西域地區,都護府指的是轄區內的軍事指揮機構。北庭都護府是為了保衛邊疆安全而設立的,具有重要的軍事防御職責。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用于形容在邊境地區負責守衛的軍事機構,也可用于比喻在某一領域或地區擔任重要職責的機構或個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北庭都護府最早出現在唐代,當時的西域地區是中國的重要邊疆地區,為了保衛這一邊疆,唐朝設立了北庭都護府。后來,北庭都護府成為了一種象征,用來形容在邊境地區承擔重要防御職責的機構或個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三個詞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支部隊在邊境地區建立了一個北庭都護府,保衛了邊疆安全。
2. 他在這個行業擔任了北庭都護府的角色,為行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北庭都護府”聯想為守衛邊境的軍事機構,通過想象軍隊在邊境地區保衛國家安全的形象來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的歷史知識,了解唐代對西域地區的管理和保衛情況,以及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南征北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像北庭都護府一樣保護好我們的家鄉。
2. 初中生:歷史上有很多英雄都在北庭都護府中守衛邊疆。
3. 高中生:現代社會中,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北庭都護府,保衛著自己的利益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