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牢
基本解釋
豬羊二牲。《漢書·昭帝紀》:“有不幸者,賜衣被一襲,祠以中牢。” 顏師古 注:“中牢即少牢,謂羊豕也。” 唐 楊炯 《為薛令祭劉少監文》:“中書令 河東 薛 某,謹以清酌中牢之奠,敬祭故少監 劉公 之靈。”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六編:“﹝ 高祖 ﹞即位,過 魯 ,雖曾以中牢祀 孔子 ,蓋亦英雄欺人,將借此收攬人心。”
成語(Idiom):中牢
發音(Pronunciation):zhōng l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被困在牢獄中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中牢一詞源于古代中國的刑罰制度,牢獄是封建社會中用來關押罪犯的地方。中牢成語指的是那些被關押在牢獄中的人,暗示他們失去了自由,身陷囹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中牢這個成語多用于形容某人被困在困境中或陷入困難的境地,無法擺脫困擾或束縛的狀態。可以用來形容身陷困境的人或處于困境中的事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中牢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中的一則故事。故事講述了齊國的國君被困在牢獄中,無法自拔。這個故事引申出了中牢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們陷入困境無法自拔的境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中牢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中表示被困住,牢表示牢獄。結構簡單明了,容易理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犯罪被判入獄,從此陷入了中牢之中。
2. 這個項目遇到了很多困難,我們陷入了中牢之中,難以突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中牢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被關在牢獄中,無法逃脫的場景,將這個形象與中牢這個成語聯系起來,有助于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困境、自由相關的成語,如“困獸猶斗”、“束手無策”等,擴展自己的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因為偷東西被抓到了,現在被關進了中牢。
2. 初中生:他由于犯罪被判刑,從此陷入了中牢之中。
3. 高中生:這個項目遇到了很多困難,我們陷入了中牢之中,難以突破。
4. 大學生:他的事業陷入了低谷,好像被困在了中牢里,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