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虎口
基本解釋
謂以拇指、食指伸張量物的長度。 元 無名氏 《阿納忽》曲:“雙鳳頭金釵,一虎口羅鞋。”《醒世姻緣傳》第九十回:“交過四月,打到人腰的麥苗,一虎口長的麥穗。”
成語(Idiom):一虎口
發音(Pronunciation):yī hǔ k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勇猛無畏,敢于冒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一虎口”源自于古代獵人打獵的經歷。獵人在深山密林中遇到一只兇猛的老虎,但他毫不畏懼,勇敢地沖上去與老虎搏斗,最終成功將老虎制服。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或危險時,勇敢無畏,敢于冒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虎口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挑戰或危險時表現出的勇敢和冒險精神。可以用于贊美別人的勇敢行為,也可以用于自我鼓勵和激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成語“一虎口”最早出現在《史記·獻公世家》中,記載了一個名叫公子申的人與老虎搏斗的故事。公子申是一個年輕的勇士,他在山林中遇到一只兇猛的老虎,但他毫不畏懼,勇敢地與老虎搏斗,并最終將其制服。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成語“一虎口”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一虎口”由三個字組成,分別是“一”、“虎”、“口”。其中,“一”表示一個,表示只有一個人;“虎”表示老虎,象征著困難或危險;“口”表示嘴巴,象征著面對困難或危險的情境。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面對困難時,像個一虎口一樣勇敢無畏。
2. 面對挑戰,我們要像一虎口一樣勇敢迎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形象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一虎口”。想象一只勇敢的獵人在面對一只兇猛的老虎時,毫不畏懼地沖上前去與老虎搏斗,最終將其制服。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勇敢、冒險相關的成語,如“不怕一萬,只怕萬一”、“敢作敢為”等。同時,也可以了解與動物相關的成語,如“如虎添翼”、“如魚得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像一虎口一樣勇敢地面對考試。
2. 初中生:他在比賽中像一虎口一樣奮勇爭先。
3. 高中生:面對人生的挑戰,我們要像一虎口一樣勇敢迎接。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