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劉
基本解釋
古代 周 族的領袖。傳為 后稷 的曾孫。他遷徙 豳 地(今 陜西 旬邑 )定居,不貪享受,致力于發展農業生產。后用為仁君的典實?!?a href="/r_ci_503dd67b20480104f3eec9e39ea628c3/" target="_blank">隸釋·漢蜀郡屬國辛通逵李仲曾造橋碑》:“西征鄙國,撫育犁元,除煩省苛, 公劉 之仁?!?/p>
成語(Idiom):公劉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li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公劉指的是公正廉潔的劉備,也用來形容人品正直、清廉無私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公劉是由“公”和“劉”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公”指的是公正、公平,而“劉”指的是劉備的名字。劉備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三國時期人物,被人們尊稱為“劉公”,因為他以其正直、公正、廉潔的品德而聞名于世。因此,公劉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品正直、清廉無私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公劉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處理事務時秉持公正、廉潔的原則,不偏袒任何一方,不受貪欲和私心的驅使??梢杂迷诒頁P一個人的品德高尚、為人正直的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公劉的故事起源于中國歷史上的三國時期。劉備是三國時期蜀漢的創始人之一,他以其高尚的品德和清廉的作風贏得了人們的尊敬和稱贊。在處理政務時,他堅持公正、不受貪欲和私心的干擾,因此被人們稱為“公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公劉是一個以名詞“公”和姓氏“劉”組成的成語,表示一個人的品德和作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一直保持公劉的原則,從不受任何利益的干擾。
2. 這位領導一向以公劉著稱,他的決策都是公正無私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劉備的名字和他的正直品德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劉備站在公堂上,堅守公正、廉潔的原則。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劉備和三國時期的歷史,可以深入了解公劉這個成語的背景和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像公劉一樣,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2. 初中生:在班級競選中,我會保持公劉的原則,不偏袒任何一方。
3. 高中生:在考試中,我們應該遵守公劉的原則,不作弊,不抄襲。
4. 大學生:作為學生干部,我會以公劉的標準要求自己,為同學們服務。
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會遵循公劉的原則,不受貪欲和私心的驅使,做出公正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