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嚴
基本解釋
方正嚴肅。《三國志·吳志·魯肅傳》“﹝ 肅 ﹞卒, 權 為舉哀”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韋昭 《吳書》:“ 肅 為人方嚴,寡於玩飾。”《南史·蔡廓傳》:“ 蔡豫章 昔在相府,亦以方嚴不狎, 武帝 宴私之日,未嘗相召。” 宋 陸游 《賀薛安撫兼制置啟》:“恭維某官淵博有傳,方嚴不撓。” 清 趙執(zhí)信 《談龍錄》:“或曰:禮義之説,近乎方嚴,是與溫柔敦厚相妨也。”
成語(Idiom):方嚴
發(fā)音(Pronunciation):fāng y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態(tài)度嚴肅,舉止莊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方嚴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的態(tài)度和舉止莊重、嚴肅。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一個人的言行嚴肅莊重,不輕浮隨便,能夠給人以莊重的印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方嚴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正式場合的舉止,例如在重要會議、莊重的儀式或正式的場合下,我們可以使用“方嚴”來形容一個人的態(tài)度和舉止莊重。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性格,表示他嚴肅認真,不隨便輕浮。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陳涉世家》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的是秦朝末年,陳涉起義反抗暴政,他嚴肅莊重的形象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后來,人們用“方嚴”來形容一個人的舉止莊重,以紀念陳涉的事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方嚴”由兩個字組成,第一個字“方”表示正直、嚴肅,第二個字“嚴”表示嚴肅、莊重。兩個字結合在一起,形容一個人的態(tài)度和舉止莊重、嚴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重要的會議上,他的方嚴的態(tài)度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他的方嚴的形象贏得了同事們的尊敬。
3. 在莊重的儀式上,大家都保持著方嚴的儀態(tài)。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方嚴”這個成語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1. 將“方嚴”分解為兩個字,可以聯(lián)想到“方正”和“嚴肅”這兩個詞語,這樣可以幫助記憶其含義。
2. 將“方嚴”的發(fā)音和“放煙”進行聯(lián)想,想象一個人在莊重的場合下放煙,這樣也可以幫助記憶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方嚴”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例如“莊重”、“嚴肅”等,以擴展你的詞匯量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方嚴地教育我們要遵守課堂紀律。
2. 初中生:在學校的開學典禮上,校長方嚴地宣布了新學期的規(guī)定。
3. 高中生:面對高考的壓力,他保持著方嚴的態(tài)度,認真?zhèn)淇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