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顆
成語(Idiom):蒜顆 (suàn kē)
發音(Pronunciation):suàn k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或事物被揭露、暴露出來,無處遁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蒜顆”是由“蒜”和“顆”兩個字組成的,其中“蒜”是指大蒜,而“顆”表示數量單位。成語的意思是指像大蒜一樣,被揭露或暴露出來,無處遁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被揭露、暴露出來,無法再隱藏或逃避的情況。可以用來描述某人的秘密被揭發,或者某事的真相被揭示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賈充傳》中有一則故事。賈充是晉代的宰相,他貪污受賄,但一直沒有被人揭發。有一天,賈充到宮廷里去拜見皇帝,但他不小心將藏在袖子里的大蒜掉了出來。皇帝看到后,心生疑惑,質問賈充為什么會帶著大蒜。賈充無法解釋,只好承認自己貪污受賄的事實。從此以后,人們用“蒜顆”來形容人或事物被暴露出來,無處遁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其中“蒜”是形容詞,表示大蒜;“顆”是量詞,表示數量單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騙局終于被揭穿了,現在他像蒜顆一樣無處遁形。
2. 這個公司的財務問題最近被媒體報道了,已經蒜顆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大蒜被剝開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想象蒜被剝開后,無法再隱藏起來,就像人或事物被揭露、暴露出來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揭露、暴露相關的成語,例如“一覽無余”、“鐵證如山”等,以擴展對相關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在課堂上作弊被老師發現了,他現在像蒜顆一樣尷尬。
2. 初中生:我家的貓偷吃了鄰居家的魚,結果被鄰居抓住了,現在它蒜顆一樣無法逃脫懲罰。
3. 高中生:那個政府官員貪污了大量公款,最終被紀檢部門查處,他的罪行蒜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