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要
基本解釋
(1).要旨;概要。《尹文子·大道上》:“人君有術……大要在乎先正名分。”《漢書·陳萬年傳》:“具曉所言,大要教 咸 讇也。” 宋 司馬光 《上殿謝官札子》:“臣竊以為方今國家之得失,生民之利病,大要不過擇人、賞罰、豐財、練兵數(shù)事而已。” 清 周亮工 《<南昌先生四部稿>序》:“雖詩文異轍,揆其大要,均之不出乎此也。”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序言》:“三年前,偶當講述此史,自慮不善言談……則疏其大要,寫印以賦同人。”
(2).大致,大約。《明史·梁夢龍傳》:“由 淮安 至 天津 ,大要兩旬可達。”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概要) main points; gist
成語(Idiom):大要
發(fā)音(Pronunciation):dà y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大致的概括或總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要指的是對事物的大致情況或總體概括。它強調的是抓住事物的主要部分或關鍵要點,從而得出一個整體的認識或判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要常常用于描述對事物的概括、總結或概念的把握。它可以用于各種場合,無論是在學習、工作、生活還是其他方面,都可以使用大要來表達對事物的整體把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要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左傳·哀公十四年》中,原文是“大要自古賢圣之所明也”。后來,它被廣泛使用,并成為了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大要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大”表示大的、廣泛的,而“要”表示要點、關鍵。結合在一起,大要表示對事物的大致情況或總體概括。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篇文章太長了,給我說說大要吧。
2. 我只有幾分鐘的時間,你能不能給我講講這個問題的大要?
3. 這本書的大要是關于人類歷史的發(fā)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大要”與“大概要點”進行聯(lián)想來記憶。將“大要”理解為對事物的大概概括或總結,從而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成語的含義外,還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大要相關的成語,如“大致”、“要點”等。這些成語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大要。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你能不能給我簡單解釋一下這個問題的大要?
2. 初中生:我只有幾分鐘的時間,你能不能給我說說這篇文章的大要?
3. 高中生:你能不能給我講講這個歷史事件的大要,我想要一個整體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