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相煎太急
發音(Pronunciation):xiāng jiān tài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相互殘害、相互煎熬的情況,形容雙方都處于極度危險或痛苦之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相煎太急”源自《左傳·文公十二年》:“相煎,何急?”意為相互煎熬,為何如此著急?此成語形象地描繪了兩個人或兩個團體之間互相殘害、互相斗爭的情景,彼此都處于極度危險或痛苦之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兩個或多個人或團體之間互相斗爭、互相殘害的局面。也可用于形容兩個相互折磨的情侶關系、互相損害的商業競爭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煎太急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當時的齊國國君文公與大夫孟嘗君之間發生了一段著名的故事。相傳,文公曾經將孟嘗君的兒子殺害,孟嘗君為了報仇,決定殺死文公的兒子。然而,當孟嘗君準備實施計劃時,文公的太子提醒他:“相煎,何急?”意思是,你為何如此著急互相殘害呢?孟嘗君深思熟慮后放棄了報復的念頭,最終兩個家族得以和解。這個故事成為了“相煎太急”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相煎、太急。其中,“相煎”表示相互殘害、相互斗爭;“太急”表示極度的快速或著急。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兩個商家為了爭奪市場份額,相互降價,結果導致雙方都陷入了相煎太急的境地。
2. 他們之間的關系已經惡化到了相煎太急的地步,再也無法挽回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兩個人在一個燒火的鍋里相互煎熬,而他們的痛苦又非常急迫,因此形成了“相煎太急”的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歷史故事或者現實生活中的案例來加深對“相煎太急”這個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兩只螞蟻為了爭奪食物,相互咬斗,結果都死了,真是相煎太急。
2. 初中生:他們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已經演變成了相煎太急的局面。
3. 高中生:他們兩個人之間的爭斗已經升級到了相煎太急的地步,彼此都無法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