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摩頂格(mó dǐng gé)
發音(Pronunciation):mó dǐng g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物或事物相互摩擦、沖突,爭執不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摩頂格是由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摩”表示摩擦,摩挲;“頂”表示對抗,頂撞;“格”表示相互對抗。摩頂格形容人物或事物之間相互摩擦、沖突,爭執不下。它常用來形容兩個或多個人在意見、觀點、立場等方面發生沖突,爭執不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摩頂格常用于描述人際關系緊張、爭吵不休的情況。它可以用來形容團隊內部的意見分歧,政治上的派系斗爭,商業競爭中的對抗等情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摩頂格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宣公十年》中。故事講述了魯國大夫摩虎和頂鳥之間的爭斗。摩虎是魯國的大夫,他總是自視甚高,不愿接受別人的意見。頂鳥是摩虎的隨從,他常常對摩虎的決策提出質疑。兩人之間的摩擦和沖突最終演變成了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人物或事物之間的爭執不休。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摩頂格是一個由三個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兩個人的意見總是摩頂格,很難達成共識。
2. 在團隊中,領導和成員之間經常發生摩頂格的情況,需要及時解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摩頂格這個成語??梢韵胂髢蓚€人頭部相互摩擦,發生沖突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有關中國成語的信息,可以查閱相關的成語字典或參考書籍,深入學習成語的起源、用法和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兩個人經常在課堂上摩頂格,老師都很頭疼。
2. 初中生:班里的兩個同學在學校的事務上總是摩頂格,導致班級氣氛緊張。
3. 高中生:政治課上,同學們對于某個問題的觀點發生了摩頂格,爭辯不休。
4. 大學生:在團隊項目中,成員之間的意見摩頂格,導致項目進展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