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繩床瓦灶
發音(Pronunciation):shéng chuáng wǎ z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貧窮困苦的生活環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繩床瓦灶是由“繩床”和“瓦灶”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繩床指用繩子編制的床,瓦灶指用瓦砌成的灶臺。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貧窮困苦的生活環境,代表人們的生活貧困潦倒、衣食不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生活貧困、環境惡劣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家境貧困,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地方的經濟落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繩床瓦灶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諫議傳》中。故事講述了漢朝時期,有一位名叫劉曄的諫議大夫,他勇于直言,多次上書奏事,但由于得罪了權貴,被貶為河南郡的太守。劉曄到任后,發現河南郡的百姓生活貧困,居住在簡陋的繩床和瓦灶之間。他深感人民的苦難,于是積極改善民生,為百姓謀福利。后來,“繩床瓦灶”成為了形容貧困困苦的生活環境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從小生活在繩床瓦灶之間,一直奮斗到現在。
2. 這個地方的居民生活在繩床瓦灶中,非常辛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繩床瓦灶”想象成一個貧窮的家庭,家里只有簡陋的繩床和瓦灶,沒有其他的家具和設施。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的貧困、困苦的成語,如“窮山惡水”、“破衣爛衫”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不要讓自己生活在繩床瓦灶之間。
2. 初中生:他的家境雖然貧困,但他努力學習,決心改變繩床瓦灶的生活。
3. 高中生:他出生在繩床瓦灶之間,但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改變了命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