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
基本解釋
(1).《公羊傳》的簡稱。 晉 杜預 《春秋經傳集解序》:“於 丘明 之傳,有所不通,皆沒而不説,而更膚引《公羊》、《穀梁》,適足自亂。” 唐 劉知幾 《史通·古今正史》:“及末世口説流行,故有《公羊》、《穀梁》、 鄒 、 夾 之傳。” 羅惇曧 《文學源流》:“ 漢武帝 立《公羊》於學宮, 宣帝 立《穀梁》。”
(2).復姓。 戰國 齊 人有 公羊高 ,為《春秋公羊傳》作者。
英文翻譯
1.(雄性的羊) ram
2.(姓氏) a surname
成語(Idiom):公羊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y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公羊是指公羊的羊,比喻才能出眾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公羊一詞源自于《論語·子罕》中的一則故事。公羊是指公羊的羊,也就是雄性綿羊。在古代,綿羊是非常重要的家畜之一,公羊代表了優秀的品種和高質量的毛皮。因此,公羊成為了一個象征才能出眾的人的形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公羊一詞常用于形容某人的才能出眾、卓越非凡。可以用來夸獎某人在某個領域的杰出表現,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聰明才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子罕》中的故事是這樣的:孔子的弟子子罕被問到什么樣的人才是有才能的人。子罕回答說:“公羊不群,一群之羊,其德有群。”意思是說,公羊是不與其他綿羊群居的,但它的品質卻超過了一群綿羊的總和。這個故事中的公羊被用來比喻才能出眾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公羊是一個名詞,由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音樂領域的才華出眾,真可謂是一只公羊。
2. 這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非常突出,堪稱是公羊級別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公羊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只高大威猛的公羊在一群綿羊中脫穎而出,代表著才能出眾的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才能有關的成語,如“才高八斗”、“出類拔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班級里的數學成績非常好,真是一只公羊。
2. 初中生:她在學校的文學社團中展示出了非凡的寫作才華,被大家稱為公羊。
3. 高中生:他在科學研究方面有著卓越的成就,被老師贊譽為一只公羊。
4. 大學生:這位學霸在考試中總能取得高分,真是一只公羊。
5. 成年人:他在工作中的表現卓越,被同事們稱為公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