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頓
成語(Idiom):偃頓
發(fā)音(Pronunciation):yǎn dù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伏地而臥,形容非常疲倦或無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偃:伏地而臥;頓:停止。偃頓原指人疲倦或無力時伏臥不起的樣子。后來也用來形容事物停滯不前或停頓不前的狀態(tài)。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疲倦、無力或事物停滯不前的情況。可以用來描述工作繁忙、疲勞過度、精神萎靡不振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呂氏春秋·季秋紀·主客》記載了一個關于偃頓的故事。相傳戰(zhàn)國時期,楚國有一位名叫孟嘗君的賢臣,他非常勤奮努力,常常日夜奔波于官場之中。一天,孟嘗君疲倦不堪,便困倦地躺在地上休息。他的門客見狀,連忙上前扶他起來,但孟嘗君卻說:“我已經(jīng)偃頓了,還是讓我休息一會吧。”這個故事成為了“偃頓”的典故,后來被用來形容人疲倦無力或事物停滯不前的狀態(tài)。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昨天工作太累了,晚上回家就偃頓在床上睡著了。
2. 這個項目由于資金問題一直偃頓不前。
3. 考試前夕,同學們都忙得焦頭爛額,精神都有些偃頓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偃頓”聯(lián)想為一個人疲倦地趴在地上休息的樣子,通過形象化的記憶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疲倦、無力相關的成語,如“疲憊不堪”、“精疲力盡”等,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昨天我跑了一圈操場,跑完后感覺特別偃頓,躺在地上休息了很久。
2. 初中生(13-15歲):期末考試之前,我每天晚上都學習到很晚,感覺自己精神很偃頓。
3. 高中生(16-18歲):參加了一個長時間的辯論賽之后,我感到全身非常疲倦,簡直偃頓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