馭戎
基本解釋
執掌軍事。 漢 應劭 《風俗通·皇霸·六國》:“雖 阿衡 宰政, 賁 育 馭戎,何益於事。”
成語(Idiom):馭戎(yù róng)
發音(Pronunciation):yù r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統治、征服外族或敵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馭戎一詞源自《詩經·大雅·蕩》:“馭彼淇澳,言豈采于芻與荇?”意為“征服那邊的敵人,難道是采集芻草和菱草的嗎?”后來逐漸演變為表示統治、征服外族或敵人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統治、征服敵人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掌控局勢或駕馭他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代中國有位名叫姜尚的國君,他在位時,經常征戰外族,最終成功統一了燕國。姜尚統一燕國后,人們為了紀念他的功績,將他的戰績歸結為“馭戎”,并以此成語來表達統治、征服外族的意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馭戎”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馭”是動詞,意為“駕馭、控制”,“戎”是名詞,意為“外族、敵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英勇無畏地馭戎,最終戰勝了強大的敵人。
2. 這位領導者善于馭戎,成功地統一了各個部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馭戎”這個成語。可以聯想成“駕馭戰馬”來表示征服敵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征服、統治相關的成語,如“馭人如己”、“馭下無方”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我們學校的馭戎者,她總能控制好班級的秩序。
2. 初中生:歷史課上我們學到了很多關于古代將領的馭戎故事。
3. 高中生:政治家必須具備馭戎的能力,才能在國際事務中取得優勢。
4. 大學生:這位企業家通過馭戎的手段,成功地打入了競爭激烈的市場。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