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茵伏
成語(Idiom):均茵伏
發音(Pronunciation):jūn yīn f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草木蔥蘢、郁郁蔥蔥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均茵伏是由“均”、“茵”和“伏”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均”表示平均、一致,“茵”表示青草、綠茵,“伏”表示生長、倒伏。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草木茂盛、郁郁蔥蔥的景象,意味著生機勃勃、茂盛繁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均茵伏一般用于形容自然景觀、園林景色等,也可用于形容人群熙攘、繁忙的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均茵伏一詞最早出現在《楚辭·九辯》中,作者屈原描寫了楚國的山水景色:“春田如火,夏田如露,秋田如瓜,冬田如炭。四時之景,均茵伏。”這里用“均茵伏”來形容四季景色的變化,生動地表達了楚國的豐饒景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均茵伏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三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片草地上的花草樹木長得均茵伏,非常美麗。
2. 公園里的綠樹成蔭,景色均茵伏,非常宜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均茵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片郁郁蔥蔥的草地,上面長滿了茂盛的花草樹木,形成了一個平均、一致的景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自然景觀相關的成語,如“蓬萊仙境”、“山清水秀”等,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春天公園里的花草長得均茵伏,像是一幅畫。
2. 初中生:夏天海灘上的人們擺起了各種各樣的遮陽傘,形成了一片均茵伏的景象。
3. 高中生:秋天的森林里,樹葉變成了各種顏色,形成了一片均茵伏的風景。
4. 大學生:冬天的雪景下,屋頂上的積雪像是一片均茵伏的白茵茵的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