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陀
成語(Idiom):磨陀(mó tuó)
發音(Pronunciation):mó tu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做事拖拖拉拉,遲遲不肯完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磨陀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磨”指的是磨蹭,拖延時間;“陀”指的是轉動,旋轉。磨陀形容一個人在做事情時故意拖延,遲遲不肯完成,或者說做事情拖拖拉拉,沒有效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磨陀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做事拖拖拉拉,不肯迅速完成。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在工作場景中。比如,你可以說一個同事一直在磨陀,導致整個項目進度被拖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磨陀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佛教故事。相傳在印度佛教圣地舍衛城,有一座寶塔,塔頂上有一塊巨大的石頭。佛陀曾經預言,只有一個人能夠推動這塊石頭,就能夠得到佛陀的指引。于是,有很多人來嘗試推動這塊石頭,但都沒有成功。最后,有一個和尚用了很長時間,終于把石頭推動了一小段距離,但是卻因為疲倦而放棄了。這個故事中的和尚就是一個磨陀的典型代表,他拖延了完成任務的時間,最終沒有實現目標。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磨陀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在磨陀,導致整個計劃被拖延了好幾天。
2. 別再磨陀了,趕快去完成你的作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記憶故事起源來記憶磨陀這個成語。想象一個和尚在推動巨大的石頭,但是他拖延了很長時間,最終沒有成功。這個形象可以幫助你記住磨陀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學習更多與磨陀相關的成語,比如磨杵成針、磨穿鐵鞋無覓處等。這些成語都與磨、磨蹭有關,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磨陀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總是磨陀,所以作業總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完成。
2. 初中生:他磨陀了好幾天,終于在最后一天才開始準備考試。
3. 高中生:他磨陀了一個星期,才決定選擇哪所大學。
以上是關于成語“磨陀”的全面學習指南,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