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傅
基本解釋
唐 詩人 白居易 的代稱。 白 晚年曾官太子少傅,故稱。 五代 齊己 《同光歲送人及第東歸》詩:“春官如 白傅 ,內試似 文皇 ( 唐太宗 )。” 宋 蘇軾 《次韻韶守狄大夫見贈》之二:“ 白傅 閒游空誦句,拾遺窮老敢論親。” 清 袁枚 《續詩品·滅跡》:“ 白傅 改詩,不留一字。” 汪洋 《壽靜仁先生四十三初度即步原韻》:“ 白傅 流風猶想像, 紫陽 遺愛未銷磨。”
成語(Idiom):白傅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f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白白地浪費了辛辛苦苦所付出的努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傅是由“白”和“傅”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白”表示無效、白白地,而“傅”則意味著付出努力。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辛辛苦苦付出努力,卻得不到任何回報或成果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白傅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批評那些做事不經思考,或者付出努力卻沒有取得成果的人。它可以用來形容工作、學習或其他方面的努力白白浪費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白傅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故事。據說,有一個叫傅說的人,他非常勤奮,每天都在努力工作。然而,他的努力卻總是白費,沒有任何收獲。最終,人們就用“白傅”來形容這種無效的努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每天加班加點,可是最后卻白傅了,一點進展都沒有。
2. 她花了很多時間準備考試,但因為沒有好好復習,最后還是白傅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白傅”聯想為白色的廢紙,表示白白地浪費了努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徒勞無功”、“勞而無功”等,可以幫助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5-10歲):我辛辛苦苦寫了一篇作文,但老師卻說我白傅了,因為沒有按要求寫。
2. 初中生(11-14歲):他每天練習樂器,但因為沒有找到好老師,終究白傅了。
3. 高中生(15-18歲):我為了考高分,每天晚上都復習到很晚,可最后卻因為粗心白傅了。
4. 大學生(19-22歲):我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投了很多簡歷,但最后都沒有回應,感覺自己白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