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頓
基本解釋
痛哭顛蹶?!蛾悤ば⑿袀鳌ぶx貞》:“年十四,丁父艱,號頓於地,絶而復蘇者數矣。” 宋 邵博 《聞見后錄》卷二八:“如佛滅度,比丘眾躃踴哭泣,皆若不自勝者,雖飛鳥走獸之屬,亦作號頓之狀。”
成語(Idiom):號頓
發音(Pronunciation):hào dù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號令鼓舞士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號頓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號”表示號令,指命令或指示;“頓”表示鼓舞,指振奮或激勵。號頓的基本含義是通過號令來鼓舞士氣,激發人們的熱情和動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號頓常用于形容領導者或指揮者通過號令和激勵來鼓舞士氣,調動團隊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它可以用來形容軍事、體育、教育等各個領域中的領導者或教練員激勵士氣,調動團隊或隊伍的力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號頓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哀公十五年》中,故事背景是戰國時期的齊國。當時,齊國的國君哀公準備出兵攻打魯國,但齊軍士氣低落,沒有戰斗的意愿。哀公找到齊國的名將孫武,請他出謀劃策。孫武通過一系列的號令和激勵,鼓舞了齊軍的士氣,最終取得了勝利。這個故事成為了號頓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號頓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號”是動詞,表示號令;“頓”是賓語,表示鼓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教練員通過號頓,激勵隊員們全力以赴,最終贏得了比賽。
2. 領導者要善于運用號頓,調動團隊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號”字和“頓”字的發音與它們的含義聯系起來記憶。例如,“號”可以與號令、指示聯系,而“頓”可以與鼓舞、激勵聯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激勵、鼓舞相關的成語,如“振奮人心”、“鞭策”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通過號頓,激勵我們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
2. 初中生:班主任通過號頓,鼓舞我們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
3. 高中生:教練通過號頓,激勵我們在比賽中拼盡全力,爭取勝利。
4. 大學生:導師通過號頓,激發我們的研究熱情,推動科研工作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