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鞘
基本解釋
皮制的刀劍套。《續小五義》第一回:“又有背后背著這一口刀,連皮鞘帶刀尖,正把腰脊骨護住?!?/p>
成語(Idiom):皮鞘
發音(Pronunciation):pí qi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才能或技能隱藏在外表普通之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皮鞘”由兩個字組成,皮和鞘。皮指的是動物的外皮,鞘指的是刀劍等物品的套子。皮鞘在成語中的含義是指人的才能或技能并不容易被察覺或發現,就像刀劍的鞘被外皮所覆蓋,不容易被人察覺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才能或技能并不外露,需要通過觀察或細心發現才能被察覺到。也可以用來形容一件事情或物品的內在價值或特點不容易被人發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皮鞘”成語的故事起源至今尚無確切記載。這個成語的起源可能與古代武士的刀劍有關。武士的刀劍通常會有一個外皮覆蓋的鞘,以保護刀劍并隱藏其鋒利的一面。因此,人們就用“皮鞘”來比喻人的才能或技能隱藏在外表之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看上去很普通,但實際上他是個皮鞘之才。
2. 這本書的價值在于其中的智慧,這些智慧有時候是隱藏在皮鞘之中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皮鞘”比作一個刀劍的鞘,刀劍的鋒利隱藏在鞘之中,類似于人的才能或技能隱藏在外表之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通過閱讀更多關于成語的故事和使用場景,來加深對“皮鞘”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雖然不起眼,但是他是個皮鞘之才,擅長畫畫。
2. 初中生(13-15歲):雖然她平時看起來很普通,但是她是個皮鞘之才,擅長唱歌。
3. 高中生(16-18歲):他不張揚,但是他是個皮鞘之才,擅長寫作。
4. 大學生(19-22歲):他看起來很普通,但是他是個皮鞘之才,擅長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