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誨
成語(Idiom):檢誨
發音(Pronunciation):jiǎn h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教導、指點迷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檢誨是由“檢”和“誨”兩個字組成。其中,“檢”指審查、查看,“誨”指教導、指點。合在一起,表示對人進行審查教導,幫助他們找到正確的方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檢誨常用于表達對他人的教導和引導,幫助他們糾正錯誤,指出正確的道路。可以用于教育、指導、輔導等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當時,齊國有一個官員叫孔破,他非常聰明,但是有時候也會做出錯事。有一次,孔破犯了一個大錯誤,國君非常生氣,決定要處罰他。但是,有一位智者覺得孔破還有挽回的機會,于是向國君建議說:“如果我們能夠對孔破進行檢查,并教導他改正錯誤,他可能會變得更好。”國君聽后覺得這個建議很有道理,于是決定對孔破進行檢查教導。最終,孔破通過接受檢查和教導,改正了錯誤,成為了一個優秀的官員。從此以后,人們用“檢誨”來形容對他人進行指導和教育。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老師經常對學生進行檢誨,幫助他們進步。
2. 他向領導請教,希望能夠得到一些檢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檢誨”拆分為“檢查”和“教導”兩個部分,用于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教育、指導相關的成語,如“教導有方”、“諄諄教誨”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對我們進行了檢誨,幫助我們改正了錯誤。
2. 初中生:在學業上遇到困難時,老師會給我們提供檢誨,指導我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3. 高中生:老師對我們進行了檢誨,使我們明白了學習的重要性,激發了我們的學習動力。
4. 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導師給予了我許多檢誨,幫助我在學術和職業發展上取得了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