慟恨
成語(Idiom):慟恨(tòng hèn)
發音(Pronunciation):tòng hè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極度悲痛和憤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慟恨指的是由于極度悲痛和憤恨而表現出的情緒。這種情緒通常是因為遭受了巨大的傷害、不幸或背叛而產生的,使人感到無法承受的痛苦和憤怒。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慟恨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遭受了極大的傷害或背叛后的心情。在描述個人遭遇不幸或痛苦的情況下,可以使用慟恨來表達內心的悲痛和憤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慟恨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項羽本紀》中的一個故事。故事講述了項羽在楚漢戰爭中失去了自己的家人和忠誠的將士,他因此而感到極度的悲痛和憤恨,表現出慟恨的情緒。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慟恨是一個由兩個相同的漢字組成的成語,形式上屬于“形容詞+名詞”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失去的親人感到慟恨不已。
2. 她的背叛使他心生慟恨。
3. 在遭受巨大損失后,他充滿了慟恨的情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慟恨這個成語。可以將慟恨聯想為一位悲痛和憤怒交織的人,表情扭曲,發出哀嚎聲,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慟恨相關的成語,如“痛恨”、“憤恨”等。這些成語都與悲痛和憤怒的情緒有關,可以加深對這些情緒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游樂園摔倒了,受了傷,感到慟恨不已。
2. 初中生:他的好朋友背叛了他,他心中充滿了慟恨。
3. 高中生:在面對家人的去世,我無法控制自己的慟恨情緒。
4. 大學生: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創業,他對自己的無能感到慟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