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拈輕掇重
發音(Pronunciation):niān qīng duō zh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拈輕掇重是指輕輕地拿起輕物,重重地拿起重物。比喻處理事情輕重得當,分寸恰到好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拈輕掇重是由兩個動詞組成的成語,其中“拈輕”表示輕輕地拿起,指的是對待輕事,輕松應對;而“掇重”表示重重地拿起,指的是對待重要事情,認真對待。這個成語借用了拿起物體的動作來比喻處理事情的態度和方法。它強調了在處理事情時要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來分配精力和處理方法,以達到合理、有效的處理結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拈輕掇重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處理事情時能夠恰如其分地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不偏不倚地處理每一件事情。適用于形容一個人工作認真負責、處理事務得當的情況。可以用于各種場合,比如工作、學習、家庭生活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拈輕掇重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王莽傳》中。書中記載了王莽在處理朝政時的一段故事。當時,王莽作為丞相,處理朝政事務繁雜,但他總是能夠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恰如其分地處理每一件事情,因此被贊為“拈輕掇重”。這個故事成為了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拈輕掇重是由兩個動詞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容易理解和記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總是能夠拈輕掇重,把每一件事情都處理得非常出色。
2. 她在學習上拈輕掇重,既能夠輕松應對簡單的問題,又能夠認真對待復雜的難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在舉起輕物時的輕松感覺,以及舉起重物時的沉重感覺,從而形成對拈輕掇重這個成語的理解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拈輕掇重意義相近的成語,比如“輕重緩急”、“分寸得當”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教導我們要拈輕掇重,對待學習要認真對待。
2. 初中生:在備考期間,我會拈輕掇重地安排時間,既要努力學習,又要注意休息。
3. 高中生:面對高考,我會拈輕掇重,把每一科目的復習都認真對待。
4. 大學生:在處理社團事務時,我會拈輕掇重,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來合理安排工作。
希望這份關于“拈輕掇重”的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