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青
成語(Idiom):放青
發(fā)音(Pronunciation):fàng q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放牧牛羊,讓它們在青草茂盛的地方自由自在地吃草。比喻放任自由,不加約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放青出自《后漢書·張衡傳》,原文為“衡父欲放青,衡不聽。”意為張衡的父親想要讓牛羊在青草茂盛的地方自由放牧,但張衡不同意。后來,這個成語演變?yōu)楸扔鞣湃巫杂桑患蛹s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對某人或某事放任自由、不加約束的情況。也可以用來表示某人放松自在、心情舒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放青的故事起源于張衡的傳記。張衡是東漢末年的一位著名天文學家、地理學家和數(shù)學家,他對學問有很高的追求。據(jù)傳,張衡的父親想要讓牛羊在青草茂盛的地方自由放牧,但張衡不同意,因為他認為牛羊在野外容易受到野獸的傷害。這個故事后來被引申為成語,用來比喻放任自由,不加約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孩子的教育一直放青,結果孩子沒有規(guī)矩,成了問題學生。
2. 這個國家的法律過于寬松,導致一些人對法律的尊重放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片青草茂盛的草原上,有許多牛羊在自由自在地吃草,表示放任自由、不加約束。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自由、約束相關的成語,如“束手無策”、“放任自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放青地玩了一整個下午,非常開心。
2. 初中生:老師對我們的學習沒有放青,要求很嚴格。
3. 高中生:暑假我計劃放青地旅行,去探索新的地方。
4. 大學生:大學生活是放青的時光,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課程和興趣。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成語“放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