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大夫
基本解釋
亦稱“ 七大夫 ”。 秦 漢 時爵位名,列在第七級。《商君書·境內》:“故爵官大夫,就為公大夫。”《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爵:一級曰公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 顏師古 注:“加官、公者,示稍尊也。”
成語(Idiom):公大夫(gōng dà fū)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dà f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員或權貴們,尤指貪官污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公大夫一詞源自古代中國的官員制度,它指的是那些貪官污吏,濫用職權、貪污受賄的官員。這個成語主要用來批評那些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破壞公正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公大夫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批評貪官污吏的行為,可以用來形容那些濫用職權、腐敗墮落的官員。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表達對不廉潔的官員或權貴們的不滿和批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公大夫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其中記載了公大夫的故事。公大夫原本是一個賢良的官員,但因為受到貪欲的驅使,他開始濫用職權、貪污受賄。最終,他被揭發并受到了懲罰。這個故事成為了對貪官污吏的警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公大夫是由“公”和“大夫”兩個詞組成的,其中,“公”指的是官員或權貴,“大夫”指的是官職或官吏。這個成語通過將這兩個詞組合在一起,形象地描述了貪官污吏的形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地方的公大夫貪污受賄,已經被查處了。
2. 我們不能讓公大夫肆意妄為,破壞社會的公平正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官員穿著華麗的官服,手里拿著一個大號的夫子筆,表示他濫用職權、貪污受賄的行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古代的官員制度和官員的職責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歷史上的官員制度、官員的職責和道德規范。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喜歡公大夫,因為他們不公平對待人民。
2. 初中生:我們應該嚴懲那些公大夫,維護社會的公正和公平。
3. 高中生:公大夫的腐敗行為是社會進步的阻礙,我們應該加強監督和反腐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