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藿
基本解釋
用牛肉雜以豆葉做成的羹。《儀禮·公食大夫禮》:“鉶芼:牛藿、羊苦、豕薇,皆有滑。” 鄭玄 注:“藿,豆葉也。” 胡培翚 正義:“此食禮用大牢,牛羊豕具,故別言之,牛則用藿,羊則用苦,豕則用薇也。”
成語(Idiom):牛藿(niú huò)
發音(Pronunciation):niú h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膽大妄為,自以為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牛藿這個成語的本意是指牛吃了藿草,變得囂張跋扈自大。引申為形容人膽大妄為,自以為是,不顧他人感受,任性妄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牛藿這個成語常用于貶義,形容那些自以為是、不顧他人感受、任性妄為的人。可以用來評價某人的行為舉止不當、傲慢自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牛藿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的一個故事。據傳,戰國時期,魏國有個將軍叫牛藿,他非常自負,以為自己無所不能,所以經常膽大妄為,不顧他人感受。后來,牛藿的行為引起了人們的不滿和反對,最終導致他的失敗和被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牛藿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真是個牛藿,總是無視別人的意見,自以為是。
2. 這個領導太牛藿了,完全不考慮員工的感受,一意孤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只牛在吃藿草時變得囂張跋扈,自以為是的樣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牛藿相關的成語,如“自以為是”、“傲慢自大”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自信有點過分,有點像牛藿一樣。
2. 初中生:他在班上總是自以為是,真是個牛藿。
3. 高中生:這個領導太牛藿了,完全不顧我們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