煽搖
成語(Idiom):煽搖(shān yáo)
發音(Pronunciation):shān y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煽動、挑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煽搖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人故意煽動、挑撥事端,以達到某種目的。通常指某人利用言語、行動等手段,故意挑起爭端,制造混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煽搖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那些喜歡挑撥離間、制造紛爭的人。可以用于描述政治、社會、人際關系等各種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煽搖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記·魏公子列傳》中的一則故事。故事中,魏公子韓非子和魏國的大夫韓非是好友,但魏公子卻不滿韓非在國家中的地位。于是,他故意煽動其他大夫對韓非不滿,最終導致了韓非被貶謫。這個故事中的煽動行為被形容為煽搖,后來成為了一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煽搖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煽”意為煽動,挑撥,“搖”意為搖動,震動。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喜歡煽搖事端,制造紛爭。
2. 這個政客經常利用煽搖來獲取更多的選民支持。
3. 別聽信他的話,他只是在煽搖情緒,制造恐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煽搖”與“煽風點火”進行聯想,兩者意思相似,都表示故意挑起爭端。可以通過這個聯想來記憶和理解煽搖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煽搖相關的成語,如煽風點火、挑撥離間等。同時,可以了解煽動和挑撥的危害性,以及如何避免被煽動和挑撥。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們班上有一個同學喜歡煽搖其他同學之間的關系,導致大家都不開心。
2. 初中生(13-15歲):我們班上有一個同學經常煽搖老師和同學之間的矛盾,讓班級氣氛很緊張。
3. 高中生(16-18歲):政治家利用媒體煽搖民眾的情緒,以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在社交媒體上,有些人喜歡煽搖爭議話題,引發激烈的討論和爭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