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敵
基本解釋
(1).不能對抗;不能抵擋。《左傳·桓公十一年》:“師克在和,不在眾。 商 周 之不敵,君之所聞也。”
(2).抵不上;不能匹敵。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慕賢》:“時云:‘ 丁君 十紙,不敵 王褒 數字。’”《官場現形記》第一回:“鄉里人眼淺,看見中了秀才,竟是非同小可,合莊的人,都把他推戴起來,姓 方 的便漸漸的不敵了。”
英文翻譯
1.no match for; be defeated
成語(Idiom):不敵
發音(Pronunciation):bù d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不及,不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表示力量、水平等不及,不勝過對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比較強大的對手或者自己力量不足以與對手相抗衡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記載了項羽與劉邦鏖戰于垓下的故事。項羽在這場戰役中,力量不敵劉邦,最終失敗。因此,后人用“不敵”來形容力量不及對手,不能戰勝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場比賽中,我們的實力不敵對手,最終輸掉了比賽。
2. 面對強大的敵人,我們軍隊力量不敵,只能選擇撤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不敵”與“不勝”、“力量不及”等詞語進行聯想,幫助記憶其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不敵”相關的成語,如“力不從心”、“力不勝任”等,加深對力量不足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們班的籃球隊實力不敵對方,但我們會繼續努力。
2. 初中生(13-15歲):我在游泳比賽中不敵其他選手,但我不會放棄。
3. 高中生(16-18歲):面對復雜的數學題,我覺得自己力量不敵,需要更多的學習和實踐。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在職場競爭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力量不敵的情況,但我們要不斷提升自己,迎接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