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鉗
基本解釋
◎ 口鉗 kǒuqián
[brank] 從前用來懲罰潑婦的一種刑具,它有一個套在頭上的鐵框和一個插入嘴內的金屬嚼子
詳細解釋
口緊閉。《莊子·田子方》:“吾聞 子方 之師,吾形解而不欲動,口鉗而不欲言。”
成語(Idiom):口鉗
發音(Pronunciation):kǒu q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辭尖銳、刻毒,能夠讓人感到痛苦或不快的話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口鉗是一個形象的比喻,形容人說話尖刻、刻薄,用尖銳的話語刺傷他人,讓人感到痛苦或不快。這個成語強調了言辭的刻毒性,形象地比喻了用尖利的工具夾住人的口,讓人無法發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口鉗常用于形容人說話刻薄、尖酸、刺耳,傷害他人的感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惡意中傷、諷刺嘲笑、惡意挑釁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蔡邕傳》記載了一個關于口鉗的故事。蔡邕是東漢末年的一位文學家,他的言辭尖銳刻薄,常常傷害到他人。有一天,他去拜訪當時的宰相,宰相擔心他的話語會傷害到自己,就在他口中夾了一個鉗子,讓他無法說話。從此,人們就用“口鉗”來形容蔡邕的尖刻言辭。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說話尖刻,經常用口鉗傷害他人的感情。
2. 不要和他爭論,他的口鉗能讓你感到痛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口鉗”形象化,想象一個人的嘴巴被鉗子夾住,無法說話,從而聯想到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成語故事和例句,加深對口鉗這個成語的理解和運用。同時,還可以學習其他形容人說話尖刻的成語,如“嘴尖舌利”、“口蜜腹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嘴巴像口鉗一樣,總是說一些讓人不開心的話。
2. 初中生:她的嘴巴像口鉗一樣,經常用尖銳的言辭傷害同學的感情。
3. 高中生:他說話真是口鉗,每次聽他說話都覺得很痛苦。
4. 大學生:有些人的嘴巴就像口鉗,總是說一些刻薄的話,讓人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