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母
成語(Idiom):禍母(huò mǔ)
發音(Pronunciation):huò m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引發禍害的源頭,比喻禍患的根源或罪惡的起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禍母一詞由兩個字組成,禍指禍患、不幸,母指母親。禍母的意思是比喻引起禍患的根源,類似于母親是孩子的起源和根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禍母一詞常用于貶義,形容那些引起麻煩、禍患或不幸的人或事物。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或某個行為的惡果及其根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逍遙游》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一位農夫的母親是一個禍患的根源。這個故事讓人們開始使用“禍母”來比喻罪惡的起因。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禍母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貪官是個禍母,他的貪污腐敗導致了整個地區的經濟崩潰。
2. 不要再和那個人來往了,他是個禍母,只會給你帶來麻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成語“禍母”。可以想象一位母親帶著一把鋒利的劍,代表她是禍患的源頭。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你記住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禍母”相關的成語,例如“禍起蕭墻”、“禍不單行”等,以擴大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搗蛋鬼是個禍母,經常惹出很多麻煩。
2. 初中生:那個欺負同學的人是個禍母,我們應該遠離他。
3. 高中生: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是社會禍母,會給整個社會帶來負面影響。
4. 大學生:那個貪污的官員是個禍母,他的行為損害了公眾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