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miè cǐ zhāo shí ㄇㄧㄝ ˋ ㄘㄧˇ ㄓㄠ ㄕㄧˊ滅此朝食(滅此朝食)
消滅掉敵人再吃早飯。形容斗志堅決,要立即消滅敵人。語本《左傳·成公二年》:“余姑翦滅此而朝食。”《明史·王直傳》:“期滅此朝食,以雪不共戴天之恥。” 清 李必恒 《鐃歌·從軍樂》:“誓滅此朝食,家室非所顧。” 毛澤東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第五章第八節:“然而不應該打算明天就會成功。‘滅此朝食’的氣概是好的,‘滅此朝食’的具體計劃是不好的。”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滅此朝食
成語(Idiom):滅此朝食
發音(Pronunciation):miè cǐ cháo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消滅敵人或者摧毀對方的糧食,使其無法繼續戰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滅此朝食這個成語來源于《左傳·襄公二十八年》,意為消滅敵人的糧食,使其無法繼續戰斗。在古代戰爭中,糧食是軍隊生存和作戰的重要資源,如果能夠摧毀敵人的糧食,就能夠迫使敵人無法支撐戰斗,從而獲得勝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滅此朝食常用于形容戰爭或競爭中采取手段破壞對方資源,從而使對方無法繼續戰斗或競爭。也可以用于比喻消除對手的優勢或削弱對方的實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滅此朝食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襄公二十八年》,當時襄公率領齊國軍隊與晉國作戰,晉國將領晉獻公采取了一種策略,將糧食放在高處,齊軍無法攻破。于是,襄公下令將晉國的糧食燒毀,使晉軍無法繼續作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滅此朝食由四個漢字組成,其中“滅”表示消滅,摧毀;“此”表示指代特定的事物;“朝”表示早晨,這里指代糧食;“食”表示吃的東西,這里指代糧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商業競爭中,我們必須想盡辦法滅此朝食,才能取得勝利。
2. 這個國家在戰爭中滅此朝食,使敵人無法繼續作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滅此朝食”拆分為“滅”、“此”、“朝”、“食”,并聯想到戰爭中摧毀敵人糧食的情景,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戰爭、競爭相關的成語,如“攻城略地”、“圍魏救趙”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比賽中,我們要滅此朝食,才能贏得勝利。
2. 初中生:這個國家在戰爭中成功地滅此朝食,最終取得了勝利。
3. 高中生:在商業競爭中,我們要想辦法滅此朝食,才能在市場上占據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