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袤
成語(Idiom):斜袤
發音(Pronunciation):xié y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不正直、不正派、不正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斜袤一詞源于漢代,最初的含義是指紡績不好的絲綿,也用來形容人行為不端正、不正派,不按規矩辦事的樣子。后來,斜袤逐漸演變為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人的品德不端正,行為不正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斜袤一詞多用于形容人的行為不正直、不誠實、不正派等情況。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不守規矩、不講道義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斜袤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卷二十九·芮良等傳》中。據說,芮良是漢代官員,他的兒子芮諷行為不端正,不守禮法。芮良對兒子非常失望,于是用斜袤來形容他的行為,意思是他的行為不正派,不正直。從此,斜袤就成為了一個用來形容人行為不端正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斜袤是一個形容詞+形容詞的結構,表示人的行為不正直、不正派。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為舉止斜袤,不值得信任。
2. 這個人做事總是斜袤,不守規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斜袤聯想為一個人走路斜著走,行為不正直的樣子。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斜袤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斜袤相近的成語,如斜眼笑、斜風細雨等。這些成語都與不正直、不正派的行為有關。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行為斜袤,老師都不喜歡他。
2. 初中生:這個人做事總是斜袤,不守規矩。
3. 高中生:他的行為舉止斜袤,不值得信任。
4. 大學生:政府官員應該做到廉潔奉公,不能斜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