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朽
成語(Idiom):頓朽(dùn xiǔ)
發音(Pronunciation):dùn xi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破敗、崩潰,不可修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頓朽是由“頓”和“朽”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頓,表示突然、猛然;朽,表示腐爛、破敗。頓朽形容事物破敗、崩潰,不可修復。常用來形容事物的衰敗、崩潰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頓朽多用于描述物體、建筑、制度等的破敗、崩潰的情況。可以用于文學作品、演講、文章等場景中,以表達事物的衰敗和不可挽回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頓朽”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二十四年》這篇史書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做杞梁的人,他的房屋倒塌了,但他卻不去修復,而是選擇了另外建造一座新的房屋。這個故事中,頓朽形容了舊房屋的破敗和杞梁選擇放棄修復的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頓朽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頓”和形容詞“朽”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古老的城市已經頓朽不堪,需要進行大規模的修復。
2. 政府的腐敗導致了整個國家的頓朽崩潰。
3. 這個企業的經營策略不當,導致業務頓朽無法恢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頓朽的發音與“頓掉”進行聯想,表示事物突然崩潰、掉落的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含有“朽”字的成語,如“朽木不可雕也”、“朽木糞土”等,來加深對“頓朽”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昨天我拿到了一塊頓朽的石頭。
2. 初中生:經過多年的戰亂,這個國家已經完全頓朽了。
3. 高中生:這家公司的管理層頓朽不堪,已經導致了業務的崩潰。
4. 大學生:歷史上的一場大災難使整個城市頓朽崩潰,至今仍然難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