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
成語(Idiom):監守自盜(jiān shǒu zì dào)
發音(Pronunciation):jiān shǒu zì d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監督者自己做出違法或不道德的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中的“監守”指的是監督,而“自盜”指的是自己做出違法或不道德的事情。這個成語用來形容那些本應負責監督他人的人卻做出了與自己職責相悖的行為,像是看守犯罪現場的警察偷走了證據一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負責監督他人的人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做出了不道德或違法的行為,常用于批評和諷刺的語境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古代有一位官員負責監督一座寶庫,他每天都要對寶庫進行巡視,以確保寶物的安全。然而,這位官員卻偷偷地從寶庫中偷取了一些貴重的寶物。最終,他被發現了,人們用“監守自盜”來形容他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監守+自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本應是我們的監督者,卻竟然成了監守自盜的人。
2. 這個官員竟然在自己負責的領域內監守自盜,實在令人憤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負責監督寶庫的官員偷偷從寶庫中偷走寶物的場景來記憶這個成語。同時,可以將“監守自盜”與監督者違法行為相對立的概念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監督相關的成語,例如“監守成規”、“監守自盜”等,以擴展對這一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應該監督我們認真完成作業,而不是監守自盜玩手機。
2. 初中生:班長竟然監守自盜,把同學們的零食偷吃了。
3. 高中生:政府官員應該嚴格監督食品安全,而不是監守自盜,接受商家的賄賂。
4. 大學生:這位教授本應是我們的導師,卻監守自盜,抄襲了他人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