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績
成語(Idiom):循績
發音(Pronunciation):xún j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根據成績或業績來評價、衡量一個人的能力或價值。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循績一詞源于《左傳·昭公十四年》:“循績之人,何足貴也?”意為根據一個人的成績或業績來評價他的能力或價值。該成語強調了成績的重要性,認為通過觀察一個人的成績,可以判斷他的能力和價值。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循績通常用于描述評價一個人時,以他的成績或業績為依據。可以用于工作、學習、競賽等方面的評價和比較。也可以用于提醒人們,不要只看表面的成績,應該更全面地評估一個人的能力和價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循績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左傳》是中國古代的一部重要史書,記載了春秋時期的歷史事件和政治斗爭。在《左傳·昭公十四年》中,齊國國君昭公問左師:“循績之人,何足貴也?”左師回答說:“夫循績者,足以知人之長短也。”從這個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循績一詞的起源和基本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循績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循”和“績”。其中,“循”表示按照、遵循的意思,“績”表示成績或業績。兩個字合在一起,表示根據成績來評價一個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的工作很出色,循績可見。
2. 不要只看他的成績,還要考慮他的潛力和團隊合作能力,不要過分依賴循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循績這個詞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沿著成績的軌跡(循績)前進,成績越好,軌跡越順暢。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循績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關于成績和評價的詞語和成語,如“成績斐然”、“評功擺好”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班級里很努力學習,循績得到了老師的表揚。
2. 初中生:他參加了數學競賽,循績獲得了一等獎。
3. 高中生:他在高考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循績被大學錄取。
4. 大學生:他在大學期間積極參加社團活動,循績得到了學校的認可。
5. 成年人:他在工作中表現出色,循績得到了晉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