迸連
成語(Idiom):迸連(bèn lián)
發音(Pronunciation):bèn l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火花或水花迸濺、連綿不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迸連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火花或水花迸濺、連綿不斷的情景。火花或水花的迸濺往往形成一連串的動作,表達了瞬間的連續性和不間斷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迸連常用于描述火花或水花的迸濺情景,可以用于寫景、描寫戰斗場面、形容熱烈的感情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迸連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卷七十九·孟子荀卿列傳》中,原文為“迸連如雨”,形容孟子和荀卿爭論時言辭激烈,如火花迸濺般連綿不斷。后來,迸連逐漸演變為一個獨立的形容詞,用于描述火花或水花的迸濺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迸連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形容詞,沒有固定的成語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煙花爆竹迸連,照亮了整個夜空。
2. 戰場上,火焰迸連,戰士們英勇作戰。
3. 激烈的爭論中,言辭迸連,氣氛緊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火花或水花的迸濺情景來記憶迸連這個詞語。可以想象自己站在煙花爆竹的場地上,火花迸濺的情景讓整個夜空都變得明亮。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了解其他與火花或水花相關的成語來擴展學習,如“星火燎原”、“水泄不通”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夜晚,煙花迸連,照亮了整個城市。
2. 初中生(13-15歲):戰場上,火焰迸連,士兵們英勇作戰。
3. 高中生(16-18歲):爭論激烈,言辭迸連,雙方都想爭取自己的觀點。
4. 大學生及以上:在實驗室里,科學家們對新的理論進行了激烈的討論,言辭迸連,爭論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