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本
基本解釋
藏語譯名。舊譯“戴琫”、“戴繃”或“代奔”。原 西藏 地方政府軍職名,為四品官。 清 政府于 乾隆 五十七年規定藏軍限設三千名,代本六名,每一代本統兵五百名,沿為定制。例由貴族出身的俗官任職。1913年后, 西藏 地方政府大量擴軍,代本人數也隨之增加。
成語(Idiom):代本
發音(Pronunciation):dài bě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代他人的言行或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代本是由“代”和“本”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代”意為代替、替代,“本”意為本人、自己。代本的意思是指代他人的言行或行為,表示以別人的身份或名義來行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代本常用于描述某人以他人的名義或身份來做事情,常帶有一定的欺騙性。可以用于諷刺、批評或警示他人的做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張丞相列傳》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張良為了保護劉邦,替他承受了危險。劉邦后來成為了漢高祖,為了感謝張良的幫助,賜給他一塊田地。張良將這塊田地改為官田,由百姓耕種,不再由他自己耕種。因此,人們常用“代本”來形容代替他人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代本上交的報告,內容完全是抄襲的。
2. 這個人經常代本發表言論,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代本”聯想為代替自己的本分,即以他人的身份行事。可以通過構思相關場景和故事情節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代本相關的成語,如“代人受過”、“代人損傷”等,可以進一步豐富對這一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代本做了我的作業,老師卻以為是我自己完成的。
2. 初中生:他代本參加了比賽,卻拿到了我應該得到的獎項。
3. 高中生:他代本交了我的論文,結果被老師發現了抄襲行為。
4. 大學生:他代本參加了我的實習,卻把我的功勞都歸為自己的。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