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倒懸之苦(dào xuán zhī kǔ)
發音(Pronunciation):dào xuán zhī k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處境困難、痛苦不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人陷入極度困境,痛苦不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陷入困境,無法擺脫的痛苦境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竇武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竇武是東漢末年的大將軍,他在戰斗中被敵軍圍困,陷入絕境。竇武自己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他選擇了自縊而不是被敵軍俘虜。這個故事中的“倒懸之苦”形象地表達了竇武陷入困境的痛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之+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經濟困難,陷入了倒懸之苦。
2. 這個公司由于管理不善,陷入了倒懸之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倒懸之苦”想象成一個人頭朝下懸掛在空中,表示處境困難、痛苦不堪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困境、痛苦相關的成語,如“窮途末路”、“水深火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因為考試沒考好,陷入了倒懸之苦。
2. 初中生:她因為受傷不能參加比賽,感到倒懸之苦。
3. 高中生:他因為家庭經濟困難,無法繼續接受教育,陷入了倒懸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