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恐灘
成語(Idiom):惶恐灘
發(fā)音(Pronunciation):huáng kǒng t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因害怕或恐懼而心神不寧的狀態(tài)。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惶恐灘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由“惶恐”和“灘”兩個詞組成。惶恐指的是害怕、恐懼的心情;灘指的是河邊或湖邊的寬闊平地。惶恐灘形容人因害怕或恐懼而心神不寧,如同在寬闊的灘地上無法安身。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惶恐灘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對困境、危險或壓力時的心理狀態(tài)。可以用來描述人在考試、面試、演講等緊張場合中的緊張和恐懼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惶恐灘最早出自《紅樓夢》第六十四回:“我惶恐灘頭說,不敢到岸上來。”這句話出自賈寶玉對黛玉表白的場景,形容賈寶玉因為害怕被拒絕而心神不寧。后來,這個詞語逐漸被廣泛使用。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惶恐灘是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詞組,形容詞的先后順序不可顛倒。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考試前,他站在惶恐灘上,心里非常緊張。
2. 面對突如其來的危險,她立刻陷入了惶恐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惶恐灘想象為一個寬闊的灘地,上面站滿了害怕和恐懼的人,他們因為心神不寧而無法安身。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恐懼、害怕相關(guān)的成語,如“心驚膽戰(zhàn)”、“驚弓之鳥”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站在惶恐灘上,看到恐龍模型時嚇得腿都發(fā)軟。
2. 初中生(13-15歲):每次考試前,我都站在惶恐灘上,擔心自己的成績。
3. 高中生(16-18歲):面對高考的壓力,我感到自己站在了惶恐灘上,無法平靜下來。
4. 大學生(19-22歲):參加面試時,我站在惶恐灘上,緊張地等待著面試官的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