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穴
成語(Idiom):掘穴
發音(Pronunciation):jué xu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自己給自己找麻煩或自食其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掘穴成語出自《孟子·公孫丑上》:“掘井無求地泉,掘穴無求地下。”意思是挖井不去尋找地下的泉水,挖洞不去尋找地下的寶藏。引申為自己給自己找麻煩,自作自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自作自受、自找苦吃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那些明知不可行卻還要去做的愚蠢行為,或者自己給自己帶來麻煩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戰國時期的一個故事。有一位叫公孫丑的人,他曾經在地里挖了一個坑,為了掘出地下的寶藏。但是,他卻沒有發現任何寶藏,只是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大坑。后來,這個故事被用來形容自己給自己找麻煩的行為,成為了成語“掘穴”。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明明知道這樣做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卻還要去掘穴。
2. 不要掘穴,自找麻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在挖一個越來越深的洞,最后掉進去,自己給自己找麻煩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自作自受相關的成語,如“自食其果”、“自掘墳墓”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不聽老師的話,自己掘穴,最后被罰站。
2. 初中生:他明明知道考試要作弊會被發現,還是掘穴,被老師抓了個正著。
3. 高中生:他明明知道熬夜對身體不好,還是掘穴,結果第二天上課困得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