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禮
基本解釋
唐 制,天子親享 太清宮 、太廟,合祭天地于南郊,謂之三大禮。 杜甫 有《進三大禮賦表》,分《朝獻太清宮賦》、《朝享太廟賦》、《有事于南郊賦》。 明 邱濬 《大學衍義補·郊祀天地禮》:“ 唐玄宗 天寶 元年二月敕:凡所祠享,必在躬親。其皇地祇,宜就南郊合祭。是月十八日親享 玄元皇帝 于 太清宮 ,十九日親享太廟,二十日合祭天地于南郊,謂之三大禮。”
成語(Idiom):三大禮
發(fā)音(Pronunciation):sān dà l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婚姻中的三個重要禮儀,即聘禮、娶禮、迎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大禮是中國傳統(tǒng)婚姻中的重要儀式,代表著男方向女方家庭贈送的聘禮、娶禮和迎親禮。這三個禮儀在婚姻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代表著兩個家庭的聯(lián)姻和彼此的尊重與關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大禮通常用于描述婚姻中的重要儀式,可以在婚禮相關的場合或者討論婚姻習俗的文化活動中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大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婚姻被視為一種重要的社會關系。婚姻儀式中的三大禮是為了體現(xiàn)男方家庭對女方家庭的尊重和感激,以及兩個家庭的聯(lián)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大禮是一個名詞短語,由“三”、“大”和“禮”三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中國傳統(tǒng)婚禮中,男方要向女方家庭送上三大禮。
2. 他們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婚禮,按照傳統(tǒng)習俗進行了三大禮的儀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三大禮:將“三”、“大”和“禮”這三個字形象化地與聘禮、娶禮和迎禮聯(lián)系起來,形成一個有趣的場景。例如,想象一個男子在迎娶新娘時,手里分別拿著三個大禮盒,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結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傳統(tǒng)婚禮習俗和婚姻文化的知識,可以深入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方方面面。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電視上看到了一個關于三大禮的故事。
2. 初中生:在中國傳統(tǒng)婚禮中,男方家庭要向女方家庭送上三大禮。
3. 高中生: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很感興趣,最近正在學習關于三大禮的知識。
4. 大學生:我想了解一下中國傳統(tǒng)婚禮的習俗,特別是關于三大禮的儀式。
5. 成年人:我認為三大禮是婚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代表著兩個家庭的聯(lián)姻和相互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