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形
基本解釋
大自然賦予的形態,指萬物。 隋 王通 《中說·立命》:“地者,統元形焉,非止山川丘陵之謂也。”
成語(Idiom):元形
發音(Pronunciation):yuán x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原始的形態或原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元形指的是事物最初的形態或原始的面貌。元,指最初、最基本的;形,指事物的形態、外貌。這個成語強調事物最初的狀態或最基本的形態,與后來的變化相對照。它常常用來形容事物的起源或本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元形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各種場景,例如:
1. 描述事物的起源和發展:我們要了解這個行業,就必須了解它的元形。
2. 比喻事物的根本特征:這個產品的元形是簡單實用。
3. 強調事物的最初狀態:這幅畫展現了大自然的元形之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元形的具體故事起源暫無明確記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元形這個成語由兩個字組成,元和形。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古村落保留著原汁原味的元形。
2. 這幅畫展現了大自然的元形之美。
3. 我們要了解這個行業,就必須了解它的元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成語“元形”的技巧可以是將“元”字與“形”字進行聯想。可以想象“元”字代表事物最初的形態,而“形”字代表事物的外貌。通過聯想,可以更容易記住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元形感興趣,還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例如“元氣”,“形態”,“原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這只小貓的元形是一只可愛的小球。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城市的元形是一個繁忙的商業中心。
3. 高中生(16-18歲):歷史書告訴我們,古代的中國元形是一個農耕社會。
4. 大學生及以上:科技的發展改變了現代社會的元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