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擂
基本解釋
(1).指起更打鼓。也指啟明定昏。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謝天地!卻早日下去也!呀,卻早發擂也!呀,卻早撞鐘也!”《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張陰捕 驚醒,坐在牀鋪上,聽更鼓,恰好打擂。” 清 袁枚 《隨園隨筆·六更》:“ 宋 大內五更已絶,則梆鼓遍作,號曰蝦蟆更,亦號六更。其時禁門開,而百官集,如外方之攢點,今之發擂是也。”
(2).泛指敲打(鼓)。《水滸傳》第一○九回:“只聽的 宋 軍中,戰鼓不絶聲的發擂?!?/p>
成語(Idiom):發擂
發音(Pronunciation):fā lé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發起較大規模的比賽或較大規模的爭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發擂”源于古代中國的擂臺賽事。擂臺是一種高臺,用于比賽或辯論。在古代,人們常常在擂臺上舉行比武、辯論等活動。因此,成語“發擂”意味著發起較大規模的比賽或爭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語“發擂”可以用于形容在各種場合中發起較大規模的競賽、辯論或爭論。比如,可以用于形容兩個團隊或組織之間的激烈競爭,也可以用于形容兩個人之間的激烈辯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成語“發擂”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明確記載。然而,擂臺賽事在古代中國非常流行,因此“發擂”這個成語可能是從古代擂臺賽事中衍生而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兩支隊伍之間發擂的比賽將在下周舉行。
2. 在這次辯論中,他們發擂爭論了很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這個成語與擂臺賽事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兩個團隊或組織在擂臺上激烈競爭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中國的擂臺賽事,以及其他與比賽、爭論相關的成語,如“鳴鑼開道”、“爭先恐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上下午要進行一場發擂的足球比賽。
2. 初中生:同學們在辯論賽上發擂爭論,爭取說服對方。
3. 高中生:學校舉辦了一場發擂的演講比賽,同學們都積極參與。
4. 大學生:社團組織了一場發擂的辯論賽,吸引了很多學生的關注。
5. 成人學習者:他們在會議上發擂爭論,為了找到最佳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