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排
基本解釋
[釋義]
(動)編輯工作已做完,把稿件交給排印部門排版。
[構成]
動賓式:發|排
[例句]
稿件已送到打字室發排。(作謂語)
英文翻譯
1.send a manuscript to the compositor
詳細解釋
把稿子交給印刷廠排版。 魯迅 《書信集·致黃源》:“此書請暫緩發排,索性等我全部看一遍后付印罷。” 巴金 《紀念雪峰》:“這本書可能在一九三七年年初就開始編輯發排了,詳情我并不知道。”
成語(Idiom):發排(fā pái)
發音(Pronunciation):fā p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行動迅速,一舉成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發,動詞,行動;排,動詞,迅速。發排指行動迅速,一舉成功。形容人在處理事情時迅速果斷,能夠一次成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在處理事情時迅速果斷,能夠一次成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發排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故事。相傳,東漢末年,曹操在草船借箭的戰役中,為了打敗敵人,他派人到附近的山上砍柴,假裝要修筑戰船。敵人看到后,以為曹操要在短時間內修好戰船,于是大為恐慌,紛紛逃跑。這個故事表明曹操的計策行動迅速而成功,因此形成了“發排”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處理問題總是發排,很少出差錯。
2. 這個計劃需要你發排,盡快完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發排的發音聯想為“發牌”,想象你在玩撲克牌時,一下子迅速地發出了一整副牌,代表你行動迅速,一舉成功。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類似意思的成語,如“一舉成功”、“一箭雙雕”等。同時,可以深入研究曹操和草船借箭的故事,了解更多歷史背景和相關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考試發排,一次就考滿分了。
中學生:為了趕上最后一班地鐵,他發排地跑到了車站。
大學生:考試前一天晚上他發排地復習了一整晚,結果考了個好成績。
成年人:為了趕上飛機,他發排地跑到了機場,剛好趕上了飛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