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度
基本解釋
◎ 用度 yòngdù
[expense;cost;outlay] 費用;開支
他家人口多,用度大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expenditure; expense; outlay
詳細解釋
(1).費用;開支。《逸周書·大匡》:“﹝王﹞問罷病之故,政事之失,刑罰之戾,哀樂之尤,賓客之盛,用度之費。”《漢書·食貨志上》:“其后用度不足,獨復鹽鐵官。”《紅樓夢》第一○六回:“問起歷年居家用度,共有若干進來,該用若干出去。” 巴金 《滅亡》第十六章:“她底家里的用度也由他設法,他努力使他們娘兒過得安樂。”
(2).使用。 唐 元稹 《中書省議賦稅及鑄錢等狀》:“臣等約計,天下百姓有銅器用度者,分數無多。”
(3).指用途。 金 王若虛 《滹南詩話》卷中:“ 山谷 《雨絲》詩云:‘……愿染朝霞成五色,為君王補坐朝衣。’夫‘雨絲’云者,但謂其狀如絲而已;今直説出如許用度,予所不曉也。”
(4).任用;錄用。 元 無名氏 《飛刀對箭》第二折:“大人若是用度,用度了這勇夫,我馬到處寫滿了您那功勞簿。” 元 鄭光祖 《三戰呂布》第二折:“若有薦章來時,我可用度了他也。”
成語(Idiom):用度
發音(Pronunciation):yòng d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用度指的是花費或消耗的費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用度是指人們在生活中所需要花費或消耗的費用。這個成語強調了在開支和花費時應當謹慎節約,避免浪費和不必要的消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度一詞可以用于描述個人或團體在生活中的開銷,也可以用于指代國家或企業的財政支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于提醒他人要節約用錢、避免奢侈浪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王莽傳》中,故事中王莽在擔任丞相時,曾經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節約用度。他在政府中推行了嚴格的財政制度,減少了不必要的開支,從而節約了用度。后來,這個成語也被用來形容人們在生活中應當謹慎節約,避免浪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用度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用”表示使用或花費,“度”表示程度或數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家庭開支上非常節約,從不浪費用度。
2. 政府應當合理規劃用度,避免財政浪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用度”與節約和財務管理的概念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一個人在使用錢財時要進行度量,以確保不會浪費過多的用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有關財務管理和節約用錢的知識,以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這個成語。了解如何合理規劃個人財務,掌握節約用錢的技巧,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經濟狀況。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好好學習,節約用度,爭取考個好成績。
2. 初中生:父母辛苦賺錢,我們應該明白節約用度的重要性。
3. 高中生:大學即將到來,我要學會理財,合理安排用度。
4. 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我們要懂得節約用度,不要過度消費。
5. 成年人:工作后,要合理規劃用度,避免財務壓力過大。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成語“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