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握
基本解釋
(1).猶言一把。亦常喻微小或微少。《易·萃》:“若號,一握為笑,勿恤。” 孔穎達 疏:“一握者,小之貌也。自比一握之間,言至小也。”《淮南子·原道訓》:“舒之幎於六合,卷之不盈於一握。”《北史·許惇傳》:“ 齊文宣 嘗因酒酣,提 惇 鬚稱美,以刀截之,唯留一握。” 金 元好問 《銅鞮次村道中》詩:“昂頭天一握,放腳百丈井。”
(2).猶一柄。 明 郎瑛 《七修類稿·國事·徐劉先知》:“持此一握扇,天下橫行走。”
(3).一掌之中。《列子·湯問》:“大王治國誠能若此,則天下可運於一握。”
(4).一把抓住。 宋 蘇軾 《次韻范景仁留別》:“會當聞公來,倒屣髮一握。”
(5).古代一種算法,布竹籌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角,為“一握”。《漢書·律歷志上》:“其算法用竹,徑一分,長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為一握。” 顏師古 注引 蘇林 曰:“六觚,六角也。”
成語(Idiom):一握
發音(Pronunciation):yī w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握住一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握手或握物,一次握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握手或握物的動作,也可用于比喻一次行動或機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一握”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游》一篇中,意為一次握住。后來逐漸演變為泛指握手或握物的動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倆一握手,就成了好朋友。
2. 他只需要一握就能感受到對方的真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一握”與握手的動作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握手相關的成語,如“握手言和”、“手足無措”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和朋友一握手,表示我們要共同努力學習。
2. 初中生:他們一握手,就決定一起參加比賽。
3. 高中生:在畢業典禮上,我們一握手,表示即將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