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觜
成語(Idiom):鷹觜
發音(Pronunciation):yīng zu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嘴唇尖而突出,像鷹的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鷹觜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的嘴唇形狀尖而突出,類似于鷹的嘴巴。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的嘴唇形狀特殊,有時候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嘴巴說話尖酸刻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鷹觜這個成語多用于文學創作中,可以形容人物形象的特點。也可以用于日常交流中,來形容某人的嘴唇形狀或說話方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鷹觜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武帝紀》中,記載了一個故事。相傳在漢武帝時期,有一位官員名叫張昌,他的嘴唇形狀突出,非常尖銳,被形容為鷹觜。后來,這個成語就由此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鷹觜這個成語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分別是“鷹”和“觜”。其中,“鷹”是一種鳥類,代表著尖銳和敏捷,“觜”則指的是鳥的嘴巴。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嘴唇尖尖的,像鷹觜一樣,說話總是刻薄無情。
2. 她的嘴唇形狀奇特,有點像鷹觜,但卻給人一種獨特的美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只鷹的嘴巴形狀,尖尖的像觜,然后將這個形狀與人的嘴唇聯系在一起,就可以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和形象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鷹觜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中與鳥類相關的成語,比如“鶴立雞群”、“鳥語花香”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小明的嘴唇形狀像鷹觜一樣,所以他的同學們都叫他“鷹嘴小明”。
2. 初中生(13-15歲):那個女孩的嘴唇形狀非常特別,像鷹觜一樣,給人一種獨特的印象。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嘴唇形狀尖銳,像鷹觜一樣,說話總是刺人耳目。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她的嘴唇形狀奇特,有點像鷹觜,但卻給人一種獨特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