阸陿
成語(Idiom):阸陿
發音(Pronunciation):è x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險峻的山路或道路狹窄曲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阸陿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阸”指山高路險,險峻難行;“陿”指道路狹窄曲折。該成語形容山路險峻,道路狹窄曲折,難以通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阸陿一詞常用于形容山路險峻、道路狹窄曲折的情況。也可用于比喻事情困難、進退兩難的境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宣公十三年》記載了一個故事。公元前570年,楚國的大夫子國患了重病,楚國國君宣王派遣侍臣前往探望。侍臣不顧道路險峻,連夜趕路,終于順利抵達。宣王聽說后,贊嘆道:“你能夠克服阸陿之難,不辭勞苦,真是一位忠誠的臣子!”從此,阸陿成為了形容艱難險阻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阸陿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條山路阸陿,我們要小心駕駛。
2. 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我們要勇往直前,不畏阸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阸陿”聯想成一座險峻的山路,道路狹窄曲折,需要小心前行。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山路、險峻、道路相關的成語,如“蜿蜒曲折”、“崎嶇不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這條山路好阸陿,我們要小心走。
2. 初中生(14歲):人生充滿了阸陿,只有勇往直前才能成功。
3. 高中生(17歲):這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阸陿,需要我們團結合作,共同克服。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