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原
基本解釋
◎ 九原 Jiǔyuán
[Jiuyuan] 本為山名,在今山西新絳縣北。相傳春秋時晉國卿大夫的墓地在此,后世因稱墓地為九原。
汝在九原。——清· 袁枚《祭妹文》
詳細(xì)解釋
(1).九州大地。《國語·周語下》:“汨越九原,宅居九隩。” 南朝 宋 鮑照 《松柏篇》:“永離九原親,長與三辰隔。”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沉江》:“跨上白騾韉,空江野路,哭聲動九原。”
(2). 春秋 時 晉國 卿大夫的墓地。《禮記·檀弓下》:“ 趙文子 與 叔譽(yù) 觀乎 九原 。” 漢 劉向 《新序·雜事四》:“ 晉平公 過 九原 而嘆曰:‘嗟乎!此地之藴吾良臣多矣,若使死者起也,吾將誰與歸乎?’”
(3).泛指墓地。 唐 皎然 《短歌行》:“蕭蕭煙雨九原上,白楊青松葬者誰?” 前蜀 韋莊 《感懷》詩:“四海故人盡,九原新塚多。” 金 史肅 《偶讀賈達(dá)之邀飯?zhí)懈凶髟娍拗罚骸耙环戩核桶欤讞钍捤骶旁L(fēng)。”
(4).九泉,黃泉。《舊唐書·李嗣業(yè)傳》:“忠誠未遂,空恨於九原。” 宋 蘇軾 《亡妻王氏墓志銘》:“君得從先大人于九原,余不能,嗚呼哀哉!” 金 元好問 《贈答劉御史云卿》詩之三:“九原如可作,吾欲起 韓 歐 。” 清 龔自珍 《乙酉除夕夢返故廬見先母及潘氏姑母》詩:“醒猶聞絮語,難謝九原心。”
成語(Idiom):九原(jiǔ yuán)
發(fā)音(Pronunciation):jǐu yu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九個原始的草木叢生的地方,也指原始的狀態(tài)。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九原是古代神話中的九個原始之地,相傳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九個著名山川之地。九原是草木叢生的地方,代表著原始的狀態(tài)。在成語中,九原常用來形容事物處于最初、最原始的狀態(tài),沒有經(jīng)過改變或加工。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九原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事物的最原始狀態(tài),可以用來形容事物的純真、樸素,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的萌芽、初生。常用于文學(xué)作品、詩歌、散文等場景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九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山海經(jīng)》中的“九原山”。根據(jù)傳說,九原山是神話中的九個山脈,分別代表著九個原始的地方。這些地方被認(rèn)為是最原始、最純凈的地方,沒有受到人類的干擾和改變。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九原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固定的搭配結(jié)構(gòu)。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小孩還保留著九原的純真,沒有被社會的現(xiàn)實所侵蝕。
2. 這幅畫展現(xiàn)了大自然的九原美景,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九個山脈的名稱與九原聯(lián)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另外,可以將九原與原始的狀態(tài)聯(lián)系起來,形成記憶聯(lián)想。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jìn)一步了解《山海經(jīng)》中關(guān)于九原山的故事,以及其他與原始狀態(tài)相關(guān)的成語,如“原始森林”、“原始社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春天來了,九原的小花兒綻放了。
2. 初中生: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九原的美景。
3. 高中生:在這個喧囂的城市里,我渴望找到一片九原,遠(yuǎn)離塵囂。
4. 大學(xué)生:大自然的九原給我?guī)砹遂`感,我要創(chuàng)作一幅描繪九原的畫作。